只是当阴霾密布时,微小的光似乎也不足以支撑我。
恢复已经沉疴了十余年的高考制度,给了许多人改变命运的机会。
时代总是赋予个人责任,也赋予了改变他们的力量。
当我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,我不敢相信是真的,只是举着报纸的手微微颤抖着。
“你去报名吧。”简单的四个字胜过了太多千言万语,我知道刘柳其实是不情愿我去参加考试的,但感受着我的兴奋,她把阻拦的话咽到了肚子里。
“要不要去考试?”
“考上了选什么学校?”
“考不上我又该怎么办?”
可能当时只有我知道,想要改变命运的喜悦压过了刘柳的存在。
我知道自己忽略了什么,但是当时没有细想。
没过几日,刘柳拿着向村里先生借到的教材来找我,“我也不知道你要复习什么样子的书,就先去找了张先生借了几本,他说这是最新的教材,你看对你有没有用......没事的,不管你决不决定去高考,我都陪着你。”听着刘柳局促的声音,我想到了我曾经忽视的是什么,是刘柳的爱。
和我同一宿舍的其他几个室友也让家里运作了一番,决定回去,这让我坚定的要回到城市的广阔天空中。
只是天人交织的思索背后,在某个夜晚,我还是给家里打了电话。
我要考大学。
我更要考上大学。
然后就回来娶刘柳。这是我活了18岁第一次承诺某件事。
几天后,我得到了家里的回信,家里联系上了一个大官,通过一些运作,我减轻了一些劳作,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复习。
从得到恢复高考的消息到走入考场,仅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。那3个月里,我废寝忘食,每天都学到凌晨一两点,为自己的命运去争取转机,为实现梦想奋力一搏。
这段经历是我珍贵的记忆,至今仍时常出现在我的梦中。
当时村里的老师和我的水平差不多,教材也不全。
所以我每次都要走很久的路去密云城区借书复习。1977年12月6号,我回了户籍所在地。
1977年年12月7号,穿着刘柳为我做的新棉衣,我信心满满地走进了考场。
大概一个多月后,我拿到了分数,230分。
成绩不够,再加上第一年没有往年数据参考,我志愿报的有些高,眼看着身边的人陆续收到了录取通知书,我却在煎熬中等待着补录的机会。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