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?”
宋韶宜打开双面雕花的木匣子,里面赫然躺着三封密信。
果然还没有销毁。
信笺上赫然印着的是东宫玉玺,这就是通敌密件了。
她平淡的开口:“找到了。”
颜莲愣了半晌,才轻声说:“小姐,这……”
宋韶宜将三封密信放入袖口内测,又将木匣子复位,冷笑一声,打断了她的话:“走吧,陪我去一趟大理寺。”
蚀心散于街坊市井间并非流通,且侯夫人突然暴毙身亡,大理寺理应当查案,为何查一半却说乃失足落水,撤了大理寺卿官员。
这其中没有宋修和东宫的阻扰,怎会如此?
出了密室,颜莲将书房置物复位,雨势渐大,整个宋府都在昏睡中,只有子夜的梆子声混着雨声。
“颜莲,备马,去大理寺。”
车轮碾过青石路板,暴雨如注,砸在车顶哗哗作响,密织的雨水窜糊了周遭的一切。
时至子夜,无一行人。
宋韶宜一袭夜行衣,由着丫鬟颜莲扶她下来。
漆黑色的大门,两只石狮子静静的矗立在大理寺门前,雨水哗啦着从屋檐倾泻,两名小吏眼皮子打着架,晃晃悠悠的站在门两侧。
宋韶宜和颜莲对视了一眼。
颜莲收到了指令,从怀里掏出宫牌,上前一步,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平稳:“东宫奉命,前来查案。”
多亏了自己回来前,宋修有意撮合她和太子,她遵父命前去赴约,收下了那枚象征着东宫的宫牌,不然,硬闯莫过于打草惊蛇,功亏一篑。
两个小吏瞌睡的迷糊,大致扫了一眼宫牌,便挥挥手打开了大门。
宋韶宜拉低了夜行衣帽子,仔细叮嘱着。
“颜莲,进去后只管翻,看看有什么证据。”
“是,小姐。”
不能在耽搁了。
宋韶宜朝着放卷宗的偏房奔去,推开那扇吱呀呀的门,屋子里弥漫着陈旧的气息。
颜莲从怀里掏过火折子,颤抖着手点燃,微黄的火光将两个人的面容点亮。
泛黄的卷宗堆积如山,宋韶宜心急如焚,她不能久留,必须尽早找到。
母亲冤死一案近在咫尺,想来不会放置积于成灰,这样想着,宋韶宜踱步来到了一面放着零零散散几本卷宗的一面书置上,紧锁着眉头翻找。
上一世萧浔乃至姜芳怜都道母亲乃父亲所杀,她不相信,大理寺查不出一点蛛丝马迹。
偌大的偏房里就两个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